*神話或多或少有些露骨詞句,皆為介紹書本有趣之處而引用。不帶有其它意圖,

如無法接受請按上一頁。還附有某些政治用語,在此一併告知。
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這是大熊的雜談

   我們為何要看這本書?在台灣,當然也有所靈異故事(夏天某些地方有抓交替,

山上有魔神仔會拐人)。某些地方會讓你背脊發冷?是的,這種神怪故事都

曾聽說。只是,日本人的神怪故事,跟我們的有哪裡不一樣嗎?

 

     每個民族的神話,多少都隱含當時的價值觀或是想像。像是:"哥哥:[我的身體都很好,

但就是凸了一節,你呢?]妹妹:[我的身體也很好,但就是凹進去一塊]哥哥就順

勢說:[那我們把我凸出的那節放近你凹進去的那塊,看會怎麼樣好了。]..

  我說的是真的啦。...後來哥哥不太開心的抱怨:[這種事情哪有女生先開口的?](超父權!)"


       書中的文章,就像上文一般。有適當的描述,也有作着加入的很"中二"(作着用詞)的台詞。有些跟台灣時事相關。

就算會有人覺得:不就是一些日本的怪談,我為何要看?有需要知道嗎?其實日本這些"妖怪"題材,

已經被拿來"二創"了多次:"寶可夢"(口袋怪物)、妖怪手表、諸多延伸作品,都帶來了不少實質上的"經濟收入。

這些離你太遠?最近很紅的角落生物,因該也可以算是一種妖怪。只是萌化、加入仔細的設定,更別說裡面還有一隻河童!


         那為何在台灣,這些上不了檯面的"傳說"、"奇譚"。卻為日本人賺進真正的鈔票?難道?日本的這些"怪談",真的比較有趣?

  妖怪本來就是一種在安全狀態下,所做的"娛樂"之一。因為知道對自己沒有危害,才能放心。而這些要素,台灣的怪談會少嗎?

不會的!我們只因為被國民政府當成"邊陲之地",連台語都被禁止的時代,這些更鄉土、更在地的,當然是更上不了檯面。

這些長期的打壓,使得我們對於自己在地的語言、習俗都沒了自信。這些俗民文化,才是最在地的。你說因為日本會包裝?

會行銷?原始故事都沒有的話,我看你怎麼包裝??別人一看:這羅馬神話/日本神話/北歐神話。還是一看:好新鮮的題材!

哪裡的故事?台灣的!(神奇)


   本書看來十分有趣、作着的對台灣與日本的愛也是十分明顯。是本值得推薦的好書。

 有趣度:8

 困難度:4

 推薦度:7

**讀書心得系個人主觀意識及過往閱讀經驗、生活體驗而得。每人感受不一,僅供參考。

  

arrow
arrow

    大熊的雜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