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歡迎來到大熊的雜談。
    本書作着為:羅傑.克勞利,繼地中海三部曲(1453)、(財富之城)、
(海洋帝國)之後又一力作。
  看完地中海三部曲之後,有一陣子暫時不想再看本作着的書了(審美疲勞),
關鍵:本書在說些甚麼?葡萄人如何克服凶險的海洋,繞過了非洲好望角。
到達了朝思暮想的印度與亞洲。而葡萄牙這個在歐洲"邊陲"的莞爾小國。
在熱鬧的地中海爭奪戰中只能坐壁上觀、而正當文藝復興的威尼斯、熱那亞
在發光發熱時,也只能沾到一些微弱的光。雖然葡萄牙被排除在地中海貿易外
卻面向了更遼闊的大西洋。
   而基於宗教上(奪回聖城)、獲得奴隸、香料..而傳說中在遙遠的彼方,
有一位非常強大的基督教君主。居住在伊斯蘭世界所構成的障礙之外-
他就是基度教祭司約翰王。傳說中這位君主有龐大的軍隊,並且富的流油。
  葡萄牙幻想可以與這傳說中的君主合作,包圍殲滅伊斯蘭世界。而一步步拓展
的航海中,危機、海難、死亡、財富都有可能常相左右。不是船隻適航性太差、
要不然缺乏給養、淡水、全身腫脹而死。而在航海的初期探索階段、
就是靠著想像與樂觀逐漸拓展未知的領域。
   而就在偶然之間、一次錯誤居然幸運繞過了好望角,開始接觸到一些非洲城市。
金碧輝煌不輸葡萄牙本國,由於送給當地的禮物過於寒酸(本來打算送給部落首長),
使得當地對於這些"外來着"的身分有所質疑甚至敵視、而自從一次開火而迅速屈服他國(城市國家),葡萄牙就迷信起"炮艦外交"。而隨著補起線拉長,雖然有蓋一些碉堡、也面臨了力量分散、成本上昇的問題。
  而葡萄牙雖然想從這些新殖民地或得好處,葡萄牙君主:"我要求要按時給發薪水給水手們,但薪水該來自其他人的腰包(戰利品),而不是我的國庫。"而通訊不良,來回信件需時一年。國王認為他交代的任務很簡單,而現場
的指揮官永遠只有少許的人力、匱乏的物力、以及微薄的資金。能成就這些偉業大部分功勞要算是指揮官的功勞。
沒有他們忠心不二、不貪、勤奮工作,就不可能創造出這個帝國。
   想知道,真實"大航海時代"的故事嗎?來看本書,可跟小說一樣精彩可期!

    這裡是大熊的雜談,我們下次見!

arrow
arrow

    大熊的雜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