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窩蜂由來已久,只要"聽說"會賺錢的都一堆人搶著做。不管是以前的十姐妹、
之後的蛋塔、甜甜圈、到現今的夾娃娃店林立。
  幾乎都是同一套路:聽說很賺錢、店鋪四處開,新鮮感下降、或是市場
飽和。接下來就是大量收攤、賠錢出場。
   為什麼會有這種結果?以自由主義(經濟)來說,生產着會自行判斷、收集與市場相關
還有其它生產着的大約狀況,來決定是否要投入生產或擴大經營。但是台灣似乎有不少人相信
:市場大好,競爭着多只是把餅做大。
  可是這麼多案例下來,市場擴大也很少見,常見只是失敗着居多。可是一旦有一個行業(農產品)
聽說很好賺,搶作/搶種確是屢見不顯。工業產品如果你可以行銷全世界,自然有可能產生非常龐大的需求。
但是如果以內需市場為主,則消費的人數便是固定的。更有可能減少,當產品新鮮,知名度不高。銷量當然稀少,
等到口碑正面,人群擁現。這就是開始擴充,等到其他效仿店家做出壞口碑/新鮮感退去,就是店家一家家的關閉...。
   當然富貴險中求是很多人的想法,但是如果失敗的案例過多,你有甚麼可以從眾多競爭着做出區別性?還是只是趁著熱潮撈一筆?
 撈一筆無可厚非。當你想著別的利的同時,也有人突着你的本。
    這裡是大熊的雜談,我們下次見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@社會觀察 @社會學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熊的雜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