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報導:必讀古文由卅十篇減為十五篇,一邊要教學生大量閱讀,一邊又大刪國文課程內容,老師們只好自力補救。

  首先,會讀古文就等於大量閱讀嗎?必讀古文減少,只代表考試範圍變少。跟閱讀能力是否衰退無法證實有所關連。古文以一般學生來說,都是靠著不斷註記、死背來了解其意。由這種方向看來,就算是原來的三十篇。也只是多記了內容,跟正確的閱讀、理解一點關係都沒有。難道古文維持在三十篇,就可以稱的上大量閱讀嗎?

  教古文所花的時間心力,可以較更多篇幅的白話文。白話文要作到正確的閱讀,也是需要大量閱讀。只是指定範圍越多,對學生而言只是要考的東西變多了而已。他們不易感受到閱讀的美好,以及大量閱讀的優點。所以要下點功夫,在文題的描述上多作改變。沒有正確的閱讀的話,很容易就會答出錯誤答案。目前國小的教材,有往這個方向努力。內容是已經學過的,只是問句的方式有所改變,小孩就容易答錯。

    閱讀能力是除英文外,所有科目的基石。希望這些第一線教師,不要持著於古文篇數。

就算是目前的三十篇,也對古文閱讀能力助益不大。更何況現代的訊息,大多數以白話文寫成,學生除非去讀古文,要不然生活生碰到古文的機率不高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#時事評論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熊的雜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