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大熊的雜談

     繼昨日十分有爭議的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之後,其中一名爭議人物今日發表:[呵,我對於政治其實有點瞧不起!」


        甚麼時候,我們會瞧不起某件事物??如果對象是人的話,有可能就是其人的言行舉止無法

符合我們心中的"最低標準"(例如這些不分區的政客);如果是事、物,那就可能是"格調與自己差太多",

或是超過己身的能力範圍後的酸葡萄(那個是暴發戶開的車,我是有氣質的有錢人....)

代表這個東西"不配"(不適合)與自身發生關聯。例如:瞧不起那些(特定族群),他們就是懶惰(根據在哪?)、

他們就想法很怪異(怪在哪裡??)。


         而政治為何會被此人瞧不起?這是因為,我們都聽過:政治很黑暗、政治很髒、別碰政治....

有些是過往的歷史記憶所形成(如228與白色恐怖)、有的是我們生活所見:某議員因....入罪、

有些則是統治階級不想讓你"管太多",就要用這些耳語升高你對於參與政治的心理成本。

實際上,政治由於跟許多公共事務皆有關連。當然會牽扯許多的金錢、權力、利益。

但是,這跟政治是否黑暗並不是正相關。我們在這裡的"黑暗"當然指的是不可告人、暗盤交易、

私相收受...而這些,最容易出現在大家都陌不關心政治、政客如何運作都與我無關的情形下。

例如:豆腐渣工程、常常都是固定某幾家廠商得標...


        或許有人也會說:我就看著他與廠商眉來眼去、我就覺得xxx有問題、我覺得不該在這裡用這樣多預算。

是的、政治也是一種協調的分配資源的方式(也有說是妥協的產品/更難聽的說法:喬)。之前就有說過、政府的預算和員額編制不可能無限制擴大。

必定會有順了姑意逆了嫂意的情形。通常來說,資源因該是"盡量"均衡分配。但是通常為了"效率"、"照顧更多人的思維"

也會有資源已經很豐富的地方、再繼續挹注資源(如台北市的捷運系統)。資源少的地方反而會做出:無法服務更多人、

效益不彰的結論(所以既然已經是文化沙漠,就不用蓋高雄圖書總館?!。)這些都可以說是:正確(以效率/服務人口數),也可說是:不正確(你都不分配資源,它永遠就是那樣子,

除非奇蹟發生)

    那麼,既然"瞧不起"政治,那為何要從事政治(還是立法委員不算政治?)。因該名單第一天出現自己名子的時候,就要辭退!不是等到風向不好的時候,才來說瞧不起政治!

這種就是標準的"邀鬼給小意"(台語)<粗俗點就是:錢好髒喔,但是別人願意給我就"免為其難"的收了!哪根本不是瞧不起政治!而是想要拿權,卻還想裝高風亮節!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政治 社會學 時事評論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熊的雜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