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歡迎來到大熊的雜談。
  一名藝人對高雄市長候選人作出一些評論,底下就有網友評論,
難道這名藝人就有所謂的"文化底蘊"嗎?
       這就犯了常見的謬誤,以職業來認定這個人的學養、氣質、甚至人格。
在我們還沒有很深入的認識一個人之前,職業的確是個好用的標籤。
因為我們大腦需要很快分辨出型態、模組、常規,以便節省腦力去應付其他
未知的危險。可是今天,這名藝人已經有一篇文章可供你閱讀,了解他在某是上面的立場、
套路、邏輯。此時就不該再用普遍化職業標籤來視別其人,由其你還想跟
其人理論。該找的是其文裡面的"事實錯誤"、"邏輯錯誤",不該停留在對方的職業
上打轉,也不是找到幾個錯字就證明你比較高明。
   這種職業上的歧視、速成化標籤,自然有其一定的準確或是貼近我們所認知的事實。
要不然我們很快就會放棄這些標籤。因為如果沒有準確度,這些標籤也等於無用。
  可是!標籤卻無法準確的貼合每個人的特性,畢竟只是很租略的模型。
而這種標籤有時也會對我們認知真實會有一點妨礙。雖然使用它,
我們可以節省腦力(大腦不喜歡費力),卻會讓我們無法看到真實的一面。
   作法一定有所取捨,一種快速、節省腦力,卻會失之真實。另一種正相反
:比較慢、叫花腦力、卻可以因人制宜。
   這裡是大熊的雜談,我們下次見!

arrow
arrow

    大熊的雜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