___    

   發明:各位會覺得是絕頂聰明的人突然一個靈感閃過腦中,頭上有如一顆燈泡突然亮起嗎?

還是一群身穿白袍的科學家,在門禁森嚴的實驗室裡面,互相腦力激盪,然後新產品就此問世?

  第一種方式確實有,但在現在的時代裡比較少見。第二種模式在現在的大型企業很多都有自己的實驗室,

為了提升企業利潤、改良產品,但是發明有沒有一種可依循的方法?在這本書告訴你,

新世代發明家比舊時代的發明家,有甚麼優勢:有更多的數據,有更方便的機具,在還未量產前,

就可以聆聽消費着的意見並且評估市場是否夠大,目前台灣也有的"集資網站"

如果你有個未上市的產品,甚至只是還在構思階段,在集資階段就可以讓潛在的消費着描述他門的期望。

   有的產品的產生的確是"觀察造成眾人不便",然後改變這種不便之物。這些不便之物有的存在已久,

但是使用著都已習慣,或是製造商無法跳脫本位主義。例如我們習慣的手拉式登機箱,在其發明之前,

居然有很長的空白期,那些乘務人員、商務人士忍受了多久不便利的手提箱(有一陣子使用一條軟帶,拉了就走,

當你停下來時候,它就會撞上來)

   有的產品過於新穎,使用著還無法想像使用情境。此時你可以建構一個縮小卻可實際運作的樣本,

讓使用着親身感受其用途,書上的案例是某家醫院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套的呼教器系統。

經過一陣子的使用之後,裡面的使用著拒絕歸還設備"沒這個設備,都不知道該怎麼上班了"

當你試圖把適用品收回,而這些使用著拒絕時,你就成功了。

  書中另一例是行動電話還大的需要用汽車載時,有一群狂人幻想他門可以製造出手提的電話,

整個公司的全部資源都賭在這個計畫上,當他門公開演示之後,造成的轟動果然也是空前的。

 有許多發明的創意識來自科幻小說,現在也有些公開的資料庫(大數據),裡面的資料非常多,

要是可以好好的分析、運用,搞不好很多的解答就藏在其中。

  有許多突破性的改良卻不是來自其問題本身的專家,書中稱"異種授粉",他門沒有僵化性的思考模式

,反而可以從別的應用學科中找到解答。

  新時代的發明的確不像舊時代那麼困難,你所熟習的領域說不定能幫上其他領域的忙,

仔細觀察物品,設想其多年後的使用情景,當然書中會有更多值得一讀的部分,不僅只在發明事物上,

在其他方面也可以提供你ㄧ些不同的看法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#讀後心得 #發明學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熊的雜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