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簡體書,不喜歡的可以不用看了>
<簡體字的閱讀速度比較慢,是因為還不習慣.雖說還能閱讀,就是有些用語沒辦法直覺反應>
<ISBN:978-7-5217-1000-7
作 著:托 尼.羅 賓 斯
彼 得.默 勞 克
翻譯:楊 清 波
出版:北京.中信出版社>
本書比較偏投資的策略方面。雖然也是有介紹心態以及"平靜心靈"的方式,只是在最後的章節略為介紹一下。
並不是本書的聚焦之處。
我們有聽過"高風險高報酬",要賺錢就是"低買高賣"。只是我們也常看到:投入股市(或其它投資)後,心情都隨著
其價錢起起落落。要不然就是市場過熱時,以高價購買股票(賺錢機會來了?還不上車?),然後市場恐懼下殺時賤價拋售股票(停損!停損!留著青山在,不怕沒材燒。)
為何會做出這種看似不合理的理財判斷?本書認為:都是大腦惹的禍!畢竟我們的大腦在進化,最優先的功能是"判別危險"。然後再啟動戰或逃(通常在你理性思考之前,就會做出判斷)
這套系統已經運作多時,而且效果良好!(畢竟,智人可以存活到現在)但是!面對投資上的"危機"時,這套機制可能就會幫倒忙!
像前面說的追高殺低,畢竟那是遵循古老的生存機制。相對不用動腦。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面對投資時,我們的生存機制會妨礙我們判斷,
那麼,要如何避免或減少?畢竟股市上上下下,哪時候會是低點?何時又是高點?
很多投資顧問或基金,也是這樣說服投資人:"把錢交給專業的我們,把你的錢放大...".事實上,基金的績效通常不甚穩定。
基金為何會績效不穩?原因並不是那些專業人士,而是基金的特質:隨時有人可能申購,也隨時可能有人贖回。為了讓人可以贖回,
基金一定會保有某個比例的現金。這就造成它無法在低點把籌碼全押(追求最大效應),畢竟任何時候都可能有人贖回。而且基金
最大的問題點是:昂貴的管理費。這些管理費,將會鯨吞蠶食掉你的利論。由於多付出了管理費,你的複利效果就會減少!
那麼,怎麼判斷那支股票安全?又如何決定買賣點?在選股方面本書是推薦指數型基金,台灣有ETF50等(壹)。由於
股市長期走勢長期為上漲。就算買在相對高點也可能獲利。本書引用過去美國的股災為時的長度。至少目前為止,
美國股災有的持續45天,也有持續接近兩年的,但終究會回來。 你說:這段期間就是要用錢,怎麼辦?
那就是眾人皆知分散投資~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.
或許,本書的多數論點就像是炒冷飯。加上不熟悉的簡體字減慢了閱讀速度。在看前半本的時候,
其實還蠻失望的。只是到了"壓制內心的敵人"一章,我覺得這是本書值得一讀之處。雖然前面對我們來說,
已經是老生常談...。如果要看的話,前面的章節可以大致瀏覽一下,好好研讀"壓制內心的敵人即可"。
實用性:4
嶄新論點:5
推薦度:3
註
壹:管理費(管理費用仍比國外的指數型基金高)約為0.355%
**讀書心得系個人主觀意識及過往閱讀經驗、生活體驗而得。每人感受不一,僅供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