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文:是我們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。而我們第一次所接觸的語文內容,容易形成我們先入為主的
觀念。所以課文會"順便"介紹古聖先賢,灌輸一些價值觀,還有部分的歷史。像是古早課文的
[蔣公看魚逆流而上],[蔣公....](一堆造神文章)。如果語文真的只是語文,為何需要在其中混雜
這些很有爭議的內容?
語文課本經過了這麼久的變革。是否已經達成了"純粹"的語文傳授?前幾日,觀看小孩的課文:
[清朝劉銘傳在台灣興建第一條鐵路...]。這句話在我看來,當然只是部分事實。
第一是"清朝":朝代觀也好,大清帝國也罷,在課文是選"清朝"。而在課文後面沒有解釋與說明。
第二是"在台灣興建第一條鐵路":這雖然是事實,可是會留下"大清帝國"似乎有努力經營台灣的"假象"。
事實上,大清經營台灣不過是其據有台灣漫長時間裡的短暫光點。而當初大清對於台灣的管理基本上就是任其自生自滅,
畢竟是邊陲之地。有人或許會說,國語不是社會或是歷史,有必要介紹到如此詳盡(?)的程度嗎?那麼我這此反問,為何要選擇
這段"看起來"努力經營台灣的片段歷史?(而不是為時比較長,卻接近無為而治的故事??)或許有人提到:課本只是在講鐵路,
這只是順道一提。這種說法雖然可以,但我希望在課文後方補充這段歷史的簡要:大清多半不經營台灣,在台灣興建第一條鐵路後面
簡要的原因。
教師可能覺得又要增加授課內容了,這些都可以列在課後補充之內,教師可以依實際授課狀況運用,但是要印在課本之內!
如果都覺得麻煩?那麼像是這種"部分"的史實,卻可以造成認知偏誤的內容,都應該從課文中移除,不管是否為語文課!但是我更希望,能夠平衡採用多元觀點。而不是只有國府觀點,也可以有美國觀點或是日本觀點(這似乎真的要放在歷史課了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