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歡迎收看大熊的雜談。
  新聞:一所台北市國中因為暑假作業是閱讀九本書,應為圖書館借不到,所以找上議員陳情。
     平常就有讀書習慣的:圖書館借不到,就用買的。也有作家是認為:這些家庭沒有買書的習慣,
閱讀可以整合思考。也有些人認為:9本書可能要3千到四千元,對有些家庭來說負擔有些大。
  這些想法整合起來:以一般上班族買書、看書來說,都會有人認為是昂貴的嗜好了。
畢竟通常不是在網路上看看文章,要不然看看電視....這些不需要另外額外的開銷。
但是對這些父母而言,在"國中"看了這些"不會考試"的書,可能就是一種浪費。
畢竟這九本書無法增加任何分數。還需要"浪費"寶貴的時間去閱讀,去寫心得報告。
這個想法看來很效應主義,但卻十分合理。如果這樣想的話,這些書不能借到,
在很短的時間看完,就是昂貴!新聞中,並沒有書單。而如果列入考試範圍的話,一定會引起抱怨。
  像這種要誘發學生知道閱讀的美好的,應該選書範圍大一點,所選的書少一點(當初的九本實在不知厚薄、深淺,很難斷定是否分量過多)。而最重要的是讓家長也體會到閱讀的美好與必需性。
  其實以筆着而言,家人就有"向圖書館借"這種聲音,畢竟對於不知道書的內在價值的人。書很貴、又占空間,
裡面的知識有需要得時候在上網查就好。以一本書來說,通常就是針對一個主要內容。
例如:美國史、社會學...。這種的主題性,你除非是看書,很難在網路上找尋片段文章來獲得相近的資訊量。
  以剛剛的美國史來說,很可能你會找到南北戰爭或是擴張領土時代。但要好好的串連起來的話,以網路來說,是件很困難的事情。還有第二點,由於同一本書,通常的論點、視角大概就是固定的,不會前一篇還在:我國擴張領土十分順利,後一章變成:由於X國(前面的我國)的侵略,我國的國民遭受磨難...。
   當然這些好處,可能對於正要面對考試的學生並不重要。畢竟他們只要準備"會考試"的部分:也就是教科書。對於此向現實來說,這項作業就派的太多而不必要。剛提到的:選書範圍加大,然後暑假考慮他們還要補習或是其他事情的話。可能目標就放在一本或兩本的心得。
  當然這樣可能還是會被抱怨,只是選書範圍大,加上最後只要選一、兩本就好,抱怨的聲音應該會小些。
    既然要培養興趣的,就不該訂九本書這種目標。而是有自己可以選擇的一、兩本書就好。(不過國中的學生,到底還能不能樂在閱讀?)這個不是他門的意願或能力的問題。而是在家長的效應主義之下,能否給予這些學生這些"空檔"的進修時間。

      這裡是大熊的雜談,我們下次見!

arrow
arrow

    大熊的雜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