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工業為何需要存在?蓋國家認為這是國家重點項目,有機會在全球資本主義以該項產品銷售全球。
或是因為產業政策,扶植該項產業。
         通常包含但不限於以下措施:高進口關稅、嚴密的海防或邊境防止走私、該項產品要使用需使用執照(搭配各式法規、檢查)。
這些都需要政府協助。說的明白些:民族工業,如果沒有獨立而有效的國力,可以預防他國的產品進入的話,則不可能成功。
但是這個保護其實是拿廣大消費着的利益來換取。而民族企業依賴政府的保障。
有些民族工業知道不可能永遠靠著政府的屏障,努力來厚植實力,畢竟政府想的是稅收以及提供就業機會。如果是扶不起的阿斗,
稅收、工作機會都無法確保。而目前眾多區域或國家紛紛形成一個個關稅區域,對未加入該區域國家的產品科加重稅。
       這種區域國家聯合的市場與力量,都遠較單獨的國家為強。而加入這些協定之後,關稅壁壘就得拆除。(ㄧ些法規還是多少可以限制)
只是國內的消費着在現在資訊容易流通的世界裡,很快就清楚。相同的產品,製造國(本國)居然比較貴或是規格較差的情形。
在情感遭受傷害之餘,自然提出希望國產品降價或是規格提升之呼籲。廠家不知是無利可降還是另有考量,價錢仍是鐵板一塊。
消費著眼見真心換絕情,紛紛改買競品。

        一開始就有提到:這些民族工業市因為尚未成熟才需保護,未曾在保護期間好好壯大自己,只是抱著"特許營業"、偏安的心態。剛開始好像還跟外國競品差距不大(外國產業需熟習國內消費習性中)。
而時間一久,不如外國競品的事實就暴露無遺。而此時雪上加霜的此時再拋棄了"在地主義","民族主義"之後,
銷量更是如雪崩般的下滑。
這些民族工業未能在保護期壯大自己,精進產品與設計實力,復而拋棄了消費着的情感,連最後的浮木:民族主義都予以拋棄。
這些民族工業的未來會怎樣?看起來都不怎麼樂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裡是大熊的雜談,我們下次見!

arrow
arrow

    大熊的雜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