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   194829146_4733647956651748_172611793976816316_n

   <說到財務自由:你會浮現甚麼景象?>
   <買東西不用看價錢?名牌、豪宅、環遊世界?>
   <但是看到很多"有錢"人,生活聽說都很低調、規律,我們是不是有嚴重的認知錯誤?>
  
    財務自由,一般人的想像或許就如同前述一般:買東西不用看價錢?享受各種物質的生活?

   多半的人已經知道:財務自由是"被動收入超過支出"(一),所以要先減少開支,並且購買"資產"(二)。

   這個道理很多人懂,為何還是難達成?


      首先,關於降低支出。有人士推崇減法生活,或是極簡生活。到頭來會不就像古人一樣:自食其力,晴耕雨讀。

 的確,這樣可以稱得上財務自由。只是多半的人並不想過這種日子,也不實際。回到現實,我們為何想追求財務自由?

難道真的是想購物無煩惱嗎?在消費主義橫行的現在,有句話是這麼說的:花錢不需師傅。就算家財萬貫,購物所花費的金額

可真的無極限。那麼,減法生活是:找出自己不重要的事物,把它從生活中移除。本書採取的: 如果不用工作的話,你想做甚麼?

也就是認清能真正帶給你快樂的是什麼?也就是把錢花在你真正重視的東西上。買東西,的確讓人高興。而各種物質通常能帶來不一的效果。

{你可能會發現,[體驗]帶給你的快樂可能比物質還多,旅行、和朋友相聚...這些體驗還是要花錢,但應該少很多} 

   在書中會逐步教你計算出自己的財務自由數字,你的真正時薪(就算是月薪族,依樣要計算)。等你算出稅後時薪後,再把想購買的產品售價帶入,

也就清楚了,該項產品:大概要你工作幾小時才能買到。假設一人稅後時薪二百元,那他就要工作150小時才能買一台手機。也就是18.75天!(通常看到這個數字,

沒有很喜歡的東西就會剎車!)書中的計算引導很多,雖然有些地方不合國情,像是我國沒有k401。但在為你標示你所需要多少錢?以及目前有多少進度,

以及減少你購物的衝動上,可說是幫助很大。  本書還花了不少章節在"自己的副業"上,畢竟能越多錢購入資產,你才可能越草達成你的目標。


   總結:如果還在聽信:退休要準備xx千萬的,趕快來看本書,讓你會覺得退休有望。(視個人狀況而定)

而如果你常常衝動購物,後來又懊悔不已的。也可以來看本書,提供多樣的購物煞車。計算多樣化的數字,可以讓你心生警惕。

   
   難易度:5

   趣味性:4

   實用性:7

   推薦度:7
 

**讀書心得系個人主觀意識及過往閱讀經驗、生活體驗而得。每人感受不一,僅供參考。


註:

  一、此種論點已經很常見,像是{富爸爸與窮爸爸]。
  二、當然不是資產負載表的資產,同一註的解釋為:為你帶來現金流(淨收入)的就是資產。    

  
 '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大熊的雜談 的頭像
    大熊的雜談

    大熊的雜談

    大熊的雜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