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EQ有一陣子被強調,情緒是個壞東西嗎?>
<情緒控制過頭,變成面癱,又會如何?>
<情緒其實是計算下的產物?(一)
有的時候,情緒會誤事。很多時候,我們卻需要情緒。像是"戰或逃":
史前人類遇到危機,要迅速反應"戰或逃"。但了現代社會,如果完全沒有情緒,
那我們是無法在購物時做出任何判斷的。有些情況,某些情緒會讓你更容易
達成目的。本書就在敘述這些情緒的背後的計算(?!)。
我們有的時候,會遭受到不平的待遇。這時候,表現出憤怒或許有助於你的權益爭取。默默的接受可能有助於事情平靜解決,
可是當你知道有人憤怒後,爭取到更好的權益,你大概就會"選擇"生氣來爭取你的權益。
而像是"斯德哥爾摩症候群"的可能因素。{我們跟權威人士有關係時,就會對他們產生正面情感。人們能改變自身的機會越少,就越會對權威
人士表達正面情感。...很多時候,當外在權力結構對我們格外不利時,情緒機制就會跟認知機制偕同動作,適度調節我們的受辱感與憤怒感...
程度適中可提升我們的存活率}。
對比上一本:"有限理性"相對寫的能讓我比較容易理解,而本書比較偏重於各種賽局,情況不一的賽局,人們的抉擇其實是經過了
"自身文化"裡的類似情景當然還有歧視,再判斷是否會遭到拒絕,通常會以"賽局"能夠成立為主。像是恩惠市場賽局(三):
相較於北歐人,南歐人明顯受到歧視。受測著要把錢給其他人時,比較不會選南歐人。就算選上了,前也會給得比歐人來的少。
由於情緒有很重要的作用,所以釀造"必要"的情緒,以及識破別人虛偽的情緒也是一個關鍵。
總結:本書算是中規中矩,不會太過無趣。而各種賽局所能窺探的是這種"看似不理智的情緒判斷"
有時反而比"理智判斷來的好,尤其是涉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之時。
難易度:5
通順度:5
推薦度:6
**讀書心得系個人主觀意識及過往閱讀經驗、生活體驗而得。每人感受不一,僅供參考。
(一)另一本:情緒跟你想的不一樣有類似看法,遇到某些情境直接使用某些情緒。
(二)出自本書p37
(三)本書p1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