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是大熊的雜談
*本文摘自"意外的國父"。
台灣1991年一月、三月:分別成立[行政院大陸委員會](簡稱陸委會)
與[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(簡稱海基會)
中國國台辦表示:海峽交往事務中,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,反對
任何型式的[兩個中國]、[一中一臺]、也反對任何類似的主張和行為。
此時的[一個中國]?
(中國)國台辦:[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]
(台灣)海基會:[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,大陸也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]
(中國)1991年12月16日:[海峽兩岸關係協會](簡稱海協會)成立。
由於雙方對於[一個中國]的認知差距過大,且各自發表的聲明不能各說各說,
而是雙方都能接受的,才叫共同認識。
1992年11月3日(台灣)海基會針對[一個中國]:以口頭方式各自表述。
(中國)海協會:就口頭聲明的具體內容,進行協商。
之後兩會並未對口頭聲明的具體內容作進一步協商。
11月六日,馬英九公開表示:一個中國的[表述]問題無交集、無共識...
他當時認為雙方[並無交集],更談不上有共識了。
直到1997年5月中國海協會才單方面宣稱兩會已於1992年達成口頭共識。
但同時堅持:兩會從未就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進行討論,個談不上就一個中國
政治內涵的[各自表述]達成共識。
一個中國的內涵,雙方既未討論,根本也沒共識,
不同意雙方可以對[一個中國的內涵]各自表述,反對海基會的[一個中國,
各自表述]說法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