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大熊的雜談。
   
  本書作著:亨利.尼可斯是一位幽默風趣,患有"
睡症"的科學記著,由本身經歷出發。追尋著睡眠中大腦的作用。譯著:張馨方;由馬可波羅文化出版。


  睡症是個甚麼樣的病?簡而意會就是會突然睡著,在任何情況下都睡著。像是:[大型運動賽事、搖滾歌手的演唱會或夜店的喇叭旁...在二十公尺水深潛水時,搭雲霄飛車時...雖然如此,

大部分的睡症案例比這些情況平淡許多]。雖然對於徹夜失眠的人而言,這種病狀讓他們羨慕不已。實際來說,患著由於會睡,基本上會剝奪他們很多的選擇。而這個症狀也許會造成不堪想像

的後果...。[我在阿爾卑斯山的滑雪場,我坐在老舊繩索拉動的滑雪纜車上...我暗自期待能看到形似松鼠的土撥鼠從洞穴中鑽出頭來。說來奇妙,我還真看到一隻。[土撥鼠!]只是話還沒說完

,我的頭就倒在胸前,滑雪板從腳凳掉了下去,連帶拖著我不省人事的身軀。我原本會從有軟墊的椅子上滑出去,還好滑雪杖卡住了我的身體,才讓我沒從纜車上掉下去]。


  我們絕大多數的人既沒有睡症,也沒有跟以上類似的經驗。本書對於我們這些"平常人"有些甚麼可以看得?有的[琗睡症與其他想的到的睡眠障礙都有關,包含晝夜節律睡眠障礙、睡眠

呼吸障礙、睡眠相關障礙等特殊的自動症(即無意識行為)、週期性肢體運動障礙、甚至包含失眠。]看了那麼一大串專業名詞就讓大腦昏頭轉向?這些專業知識,我建議(冷處理)不用去深究

後面的學理或症狀,我們一般人都用不上。

  上述的睡眠障礙都沒有興趣?那麼說夢話?夢遊?甚至<夢靨>(鬼壓床),又如何?本書就像一本偵探小說般,一直追著"睡眠"這個犯人。而在作著的妙筆生花下,閱讀此書不但是趣橫生,

且讓人欲罷不能。在認識腦在睡眠中的作用之外,當然也會介紹各種搭配的機制與小技巧。

    以下整理幾個重點:

   一、光照:(生理時鐘)人體有許許多多的生理時鐘,當然通常協調這些的工作會由視交叉上核來完成。就是需要"自然光"的幫忙,讓自己沐浴下破曉的"藍光",或是"黃昏"的藍光能調節

不同人之間的生理時鐘。(人工照明亦會引響、包含顯示器所發出的"藍光":於win10或是android pie都所所謂

的濾藍光/灰階模式可選)在浴室或盥洗室,晚上使用較昏暗及色調偏紅會有幫助。

有睡眠障礙的人,從傍晚就要避免接觸過多人工照明、尤其一整天都待在室內的人。

  二、授時因子:包含進食時間、過中午就不喝咖啡因的飲料、戒菸、減少飲酒都會有所幫助。

  三、要睡覺再上床,床上只准睡覺。(滾床單?恩,可能要換個地點)

 

當然,希望各位都沒有睡眠的困擾、而對於睡眠中的"大腦"扮演甚麼角色有興趣著,可以拿起本書一讀。相信會有所收穫。 

  

arrow
arrow

    大熊的雜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